为守护瑶族传统文化根脉,让乡村孩童感受非遗魅力,7月9日,人文艺术学院“瑶乡筑梦”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小贝村,以“瑶鼓律动+女书传情”为主题,为当地孩子带来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课,让千年瑶韵在童心中焕发新生。
课堂伊始,团队成员吉汐诺讲解瑶鼓的基础知识,并介绍其在瑶族节庆、祭祀中的文化意义:“瑶鼓是瑶族的‘会说话的神器’,祖先用鼓点传递信息、庆祝丰收。”随后,志愿者以“鼓点密码”游戏引导孩子们模仿基础节奏——用手掌拍打桌面模拟“丰收鼓”,用指节轻叩演示“迎宾鼓”,在律动中理解瑶族先民的生活智慧。
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化对瑶鼓鼓点的理解,志愿者特别设计了“鼓点报数”素拓游戏。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跟着志愿者打击的古典旋律绕着转圈,当鼓点停止是需要孩子们分辨出共有多少个重音鼓点,并找到相应数量的小伙伴报数,小游戏的进行将非遗课程的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也感受了瑶鼓的独特音律和魅力。
在女书文化体验环节,志愿者以“文字的秘密”为切入点,通过动画短片揭秘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的起源故事。志愿者现场演示女书字符的书写技巧,以“女书名字牌”手工活动引导孩子们用竹笔在彩纸上书写自己的瑶语名字。
小朋友们也分享着家门口、商店门牌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女书元素,捧着亲手制作的女书书签,好奇地互相辨认字符,志愿者趁机讲解女书字符中蕴含的花鸟图腾与女性智慧。
此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堂如同一座桥梁,让瑶族少年与祖辈的智慧隔空对话,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瑶族文化的独特价值。“瑶乡筑梦”志愿服务队未来将持续挖掘瑶乡非遗资源,开发“文化体验+创新表达”系列课程,让更多乡村儿童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为民族文化振兴筑牢童年根基。
图文:吴思璇 吴琦 赵静
一审、一校:龚钰婷 王熙浩 曹应之
二审、二校:刘奕希
三审、三校:李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