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2024〕10号
关于开展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
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引领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7月-8月(服务时长为2—6周)
二、参与对象
我校在籍学生
三、总体原则
(一)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为党育人。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遵循实践规律,把准活动定位。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三)坚持效果导向,就近就便实施。着眼大学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不同地域、院校、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破解实践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四)加强系统谋划,联动校园内外。坚持同高等教育改革有机衔接、一体推进,善于用校园外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推动解决校园内的问题,加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四、重点团队
(一)理论普及宣讲团。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贯通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贯彻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掌握密切联系群众方法,脚踏实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三)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组织学生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学生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四)党史学习教育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五)民族团结实践团。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围绕《“青春湘伴”湖南共青团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方案》,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为重点,关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疏导和培训、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除以上团队外,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各学院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实际、突出工作特色、合理确定规模人数,在广泛动员基础上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请各学院于5月28日前将申报材料(详见附件)交至综合楼A509校团委办公室,材料电子版发至校团委邮箱。我校拟推荐若干支省级重点团队,若干支校级重点团队,若干支校级团队的申报类别不得重复。
五、工作要求
(一)提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充分激发学生希望实地实践的迫切愿望,做好人手、资源、政策保障,满足供给需求,合理确定团队规模,积极组织参加相关专项活动。
(二)加强专业指导,提高实践质量。各学院要选派干部教师随队指导学生,切实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和调研报告质量。
(三)做好宣传总结,形成工作闭环。各学院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要做好活动总结、选树宣传典型、研讨交流等工作,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路径。
(四)强化安全保障,守牢风险底线。各学院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派出和接收单位要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六、申报要求
(一)申请
校团委将围绕以上内容,在全校组建若干支实践团队,并根据项目内容进行综合评审。
1.原则上要求各学院/部门独立组织申报实践项目,学院独立组队开展实践活动。
2.申请团队需依托学院为单位,并由学院统一向校团委推报。
3.实践团的成员须是全日制在校学生,团队人数不少于8人,指导老师1人以上,4人以下,全程负责。
4.可结合已建成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活动,鼓励依托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展开实践活动。
5.有意向报名的同学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申报表》(附件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安全责任承诺书》(附件5)、《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安全告知确认书(回执)》(附件6)电子版交至学院团总支,其中附件5、附件6需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按要求签字后拍照或扫描形成电子档。
6.学院团总支对报名材料进行评审,于5月28日17:30前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申报表》(附件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推荐信息汇总表》(附件3)、《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4)、《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安排表》(附件7)电子版(盖章扫描件)发送至校团委邮箱,并将纸质材料交至综合楼A509校团委办公室。
(二)总结
1.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需形成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报告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应包括实践背景、实践形式、实践过程、实践效果等,要求数据详实、图文并茂;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实践活动,需撰写1000字左右的实践调研报告,包括实践中的动人故事、参与实践的亲身感受、体会、感想等,需附个人实践照片或截图2—3张。
2.鼓励以短视频等形式,展示开展过程和所得所获。
3.积极发动宣传,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立项团队应每周不少于两篇新闻稿,发送至校团委邮箱。
4.各学院于2024年8月15日17:30前收集本学院实践报告(或心得)、照片或视频电子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4)、《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单位鉴定表》(附件8)纸质版,电子版交至校团委邮箱(文件夹命名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材料”),纸质版交至综合楼A509校团委办公室。
联系人:李术凯、伍 坤
联系电话:0731—88101442
校团委邮箱:swtw@hieu.edu.cn
共青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委员会
202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