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新路径,深化美育实践育人成效,2025年7月10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文艺先锋”志愿服务队先后走进长沙市白马中学及白马街道长兴路社区,开展“巧手结同心·非遗润童心”中国结手工美育课程,课程由文艺先锋志愿者何江婷、王熙浩主讲。本次活动作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项目,创新采用“非遗技艺+红色文化+艺术美育”融合模式,旨在通过专业实践引导青少年感悟中华传统手工艺智慧,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美育发展深度融合。
何江婷以“一根红绳的千年旅程”为引,生动讲述了中国结从远古结绳记事到承载“同心”“平安”情感寄托,再到成为民族文化象征的演变历程。
在主讲人何江婷与王熙浩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们满怀热情地投入中国结的动手编织实践。大家全神贯注,手指灵巧地进行着“绕、穿、拉、结”等关键步骤。王熙浩在一旁细致观察,及时给予手法上的指导与鼓励。随着一根根红绳在指尖穿梭缠绕,一枚枚凝聚着心意的中国结雏形逐渐在学生们手中诞生,现场充满了专注探索的学习氛围。
当一件件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作品完成后,大家开始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分享。学生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团结结”、“勇气结”、“平安结”等,不仅分享编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小技巧,更热情洋溢地阐释了为作品所赋予的独特寓意。“我觉得每一根绳线的交错盘绕,都像是在和古老的传统对话,感觉特别神奇!”一位同学在分享时动情地说道。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心得,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了对中国结所承载文化精神的理解。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人文艺术学院文艺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将专业教学深度融入社会服务的创新探索。在白马中学及白马街道长兴路社区,文艺先锋志愿者们双线并进,引领学生与居民于“绕、穿、拉、结”的指尖流转间,亲身体悟传统工艺的严谨匠心与文化精髓。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参与者对中国结非遗技艺的热爱与动手热情,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了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展望未来,文艺先锋志愿服务队将持续依托“三下乡”平台,深耕课程优化,坚定不移地发挥专业优势,强化实践育人,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传承与乡土文化振兴注入澎湃的“文艺先锋”力量。
图文:吴璇 陈思甜
一审、一校:龚钰婷 王熙浩 李嘉旭
二审、二校:刘奕希
三审、三校:李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