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五项工程”的深度融合,推动身心素质训练工程发展,营造积极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2024年11月18号晚,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协会在体育馆125举办心理短剧初赛。此次活动通过心理短剧的舞台表演,将心理健康理念与知识融入剧情之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达到科普与预防的作用。
了此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协会动员全体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积极组织各班心委进行短剧的前期工作,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比赛当中,对于活动中的每个细节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场地布置的过程中,心协的成员们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意和才能。大家都希望通过精心的布置,为观众和演员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心理短剧能够更好地传递心理健康的理念和情感。
活动期间,外国语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协会指导老师王敬双来到了活动现场,了解了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担任初赛的评委,王敬双老师为每一组选手进行严谨的打分,从主题内容到细微的表情,语气,为这场比赛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然后也对每个节目提出自己宝贵的看法和建议,让选手们在比赛中获得宝贵的成长。最后为每个获奖班级进行颁奖。
心理短剧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中的心理百态。心理短剧以类似话剧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能够激发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自我,领悟并找到解决困惑的方向。演员们出色的发挥,让在场的观众们感同身受,沉浸在剧情当中。从细微的动作到情绪的爆发,都恰到好处。正是这样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每一个短剧都像是一次心灵探索之旅,引导观众思考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心理话题。
随着最后一个短剧的谢幕,本次心理短剧活动圆满结束,但它对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却远未停止。心理健康是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基石。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在面对挫折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相反,心理脆弱可能会使人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而此次心理短剧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向同学们传达了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信息,为促进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无疑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透视心灵,关注成长;触抚生命,完善自我;心理健康关注你我他。
“任凭雨注,总有天晴时”,心理短剧初赛虽已谢幕,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如星星之火,将在未来持续燃烧,愿大家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以心为灯,照亮前路,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日出。
图文:王怡萱
一审、一校:王敬双 杨赞华
二审、二校:刘奕希
三审、三校:李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