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团委收到了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明志书屋负责人向民志先生发来的感谢信,致信中高度评价:四年来,“青禾”社会公益实践团在泸溪县小陂流村以及周边其余村落开展的针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群体的长期支教活动,并对实践团队两位指导老师:邱涛、李术凯;实践团成员:孙乐涵、张艺莹、张秋硕、夏莹、赵珍妮、向影影、陈辰、黄恋雅、肖晶晶、熊文昱十名成员在支教期间的无私奉献,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民族团结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由衷的感谢。
青春之名,实践先行,从2021到2024,“青禾”社会公益实践团这些年来在泸溪县的付出有目共睹,为乡村文化振兴以及民族团结持续添砖加瓦,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知名度逐年提高,下至当地村民,上至政府领导,皆对“青禾”社会公益实践团“以爱之名,践行公益”的团队精神及专业化程度表示一致好评。
当地村民不仅纷纷让自家孩子报名参加,甚至还自发捐款支持实践团的工作,服务期间来往人次络绎不绝,政府领导接连慰问,媒体新闻相继报道,学生家长交口称赞,在近40度的烈日下,这无疑是这无疑是每一株“小青禾”持续向阳而生的力量源泉,并以此为激励精心设计更多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特色课程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科目,还针对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等安全主题教育,同时为了避免课程的枯燥加设了美术、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素质教育课程。
于此期间为了更加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情况,在下课之后还会到地进行“点对点”家访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从而加以引导和教育。
为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习俗风俗的不同“青禾”公益社会实践团还在此期间探访了国家传统村落新寨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工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到身边更多人的视野。
思政课要从娃娃抓起,为了增强留守儿童们的爱国爱党精神,期间还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及主题班会、“同升一面旗,共筑民族情”主题升旗仪式、“文艺汇演展风情,民族融合共欢腾”结营仪式等大型主题活动。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四年来,“青禾”社会公益实践团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太多关于爱的篇章,一千四百多天的坚守,长达近三千个小时的志愿时长,大到三百多个家庭的辐射范围以及多达十余家媒体的争相报道,无不证实了这四年来“青禾”社会公益实践团已经成为了我校在湘西地区的一张闪亮名片;“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八字校训早已如同血液般流淌在每一届成员的心中。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一段故事结束的同时也标志着下一段故事的开始,希望来年,“青禾”公益社会实践团再次出发,带着各级领导及向民志先生的期望,到山区去,到人们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小陂流村的留守儿童教育事业持续添砖加瓦。
图文:张秋硕 赵珍妮 张秋硕
一审、一校:邱涛 孙乐涵 张秋硕 孟璐
二审、二校:伍坤
三审、三校:李术凯